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Llegará diciembre — 最近在Spotify建立了一個 “Reserved” 的歌單,就是一些沒事不能去聽,只有特別需要的時候會去回憶一些感覺的歌。 身為重度音樂依賴者,我可能一個人的話不戴耳機就會有一點焦慮,覺得世界好吵、覺得周邊的聲音好不受控制。這讓我每天醒著的時間絕對有超過80%的時間都帶著耳機,換著聽不同的歌。 相信大家也會有這種感覺,就是聽到某一些以前聽過的歌的時候,可以復刻很多自己聽歌當下的心情。我是那種聽到喜歡的歌就會瘋狂重複的人,可能少則一兩天,多則好幾週,所以這種感覺還滿常有的,基本上過去七八年所有的人生片段都有一首當時最常聽的歌。大部分都因為循環的時間拉長而被稀釋,只覺得當下那陣子的情境平均下來的感覺,不過有少部分則是可以清晰到記得一些畫面與情緒。例如好多年前去美國交換第一天走路去上課的時候、大四某一天在男八熬夜寫ML作業的時候、大學生涯最後一次跟球隊去比賽前一晚準備進入會議室的時候、還有去美國參加完黑客松信誓旦旦再回台灣的飛機上寫程式要改變世界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屬於自己的時刻,身邊什麼都不重要,只有我跟陪著我的一首歌。也不是說孤獨、或許當下身邊就坐著最好的朋友,只是現在回想起來最清晰的是當下的那個情緒。也不一定是大喜或是大悲,應該只是剛好有認真聽歌的時候。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找回自己的動力

終於找到心目中西班牙的生活節奏 — 來抱怨一下過去幾個月好了。或著也不算抱怨,就是回顧一下在馬德里的五個月都做了些什麼,最後會變正面的。故事可以從大家最喜歡說的Burnout說起。我想每個人應該有不同的定義與體會,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會經歷過不少次這樣的階段。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的體會。 The Burnout 記得我從前前公司離開後,有次跟一個晚我一點離職的同事聊天,她說她在新的公司花了好幾週時間才找回工作的狀態,因為離職前有太長一段時間,處於被動的消極狀態了,已經忘了什麼是快樂的工作,或是怎麼樣才能對自己做的工作能產生認同。 記得剛聽到這段話的時候覺得有點誇張了,必經當時正值DeFi 起飛的夏天,每天都有很多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東西出現,當時的自己也每天為能在這個領域工作感到幸運,很難想像「沒有動力」是什麼意思。那時候的自己覺得,自己要跟著自己的團隊一起成為世界最強。 不過時間一久,所有的熱情都會慢慢被消磨掉,最終面對的問題還是能不能認同工作夥伴的行為模式。而在我也體會到,真的只有在所謂「景氣不好」的時候,才真的看得出來團隊究竟是善於做決策、反省,還是只會怨天尤人。其實我到今天還是沒有100%的信心水準說管理層做過什麼錯誤的決策,但在過去一年、確實是因為對於決策者們的決策方式的不苟同,逐漸失去對一個產品的認同感、最終漸漸喪失對團隊的信心。

找回自己的動力
找回自己的動力
德德鄭

想平凡但不平庸。想要有個地方寫寫現在的我。純粹個人抒發帳號,跟技術文帳號 @antonassocareer 做個區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