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Normal Life”

究竟什麼是我「正常」的生活

德德鄭
Jul 17, 2022

一個人跑來歐洲的日子,不知不覺踏入第九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就要被迫離開歐洲,開始還沒決定好的下一步(應該九成機率是去東歐非申根國待一下啦)。很想認真的想把握每一天,但同時也覺得繼續正常地過每一天就是自己最想要的。有點不捨得這裡認識的朋友、這裡租的公寓,當然還有常去的幾家餐廳咖啡廳,總覺得在過去幾個月建立了一套routine,一套新的生活,想到要說再見有點捨不得。

前幾週跟幾個朋友去西班牙的北部的城市Gijón玩,某天晚上聊天的時候,大家在討論自己簽證到期之後要做什麼。我下意識地說了一句: “I guess I’ll go back to my normal life.” 一個朋友馬上問我: “what is normal” 住在西班牙算是normal 嗎?還是一定要回到台灣,找一家公司上班才算是normal?

Gijón, 西班牙北邊一個觀光小鎮

就在這麼一個談話中,我很認真地開始反省這個問題:到底什麼對我而言是正常、而什麼又是特別呢?

我自己總覺得心裡不知為何存在的「預設生活」要有兩個條件:第一,要回台灣;第二,到某家公司上班。儘管做的工作是什麼不一定,但總體來說一定要是加入一個team,跟其他人一起作個產品之類的。可能這種從小想像的預設生活,就是我心目中的「正常」吧。

剛好現在的我,兩個條件都不符合:人不在台灣這個很好理解,倒是每每要跟大家解釋自己在做什麼都很費工。準確的說,自己目前有兩大主線任務:一邊領著grant做一個小專案(未來會被別的team拿去用的專案)、一邊在透過Code4rena這個類似bug bounty的平台練功,希望可以在合約安全性方面更精進,偶爾找到bug就能賺一些bounty。不過因為開源生態系本身就比較複雜,所以對於不熟悉的人,我通常就直接說我在做外包。一言以蔽之,有在賺錢,賺的錢通常不會太多因為我還很菜,但是要cover自己在國外生活的費用還是可以的(不能像之前身為over-priced 工程師的時候到處飛然後住hotel還可以報帳就對了)。

如果會問我喜不喜歡這樣的工作方式,我應該會說喜歡。就bug bounty的部分來說,儘管收入比較不穩定,但這樣的報酬更加地與自己的付出成正比,我個人認為是一個比較好的將動機與行動綁定的方法,耍廢的時間會減少一點。當然了,這是賺錢的時候的想法,找到一個大bug可能可以抵之前兩個月的薪水,但是這種是不會每個月發生,大部分的時候還是沒有當一個工程師來的好賺。不過另一個好處是,我覺得明顯進步得更快,因為大部分的時間不是在用已知的技能做已知結果的事,而是因為一直看別人的程式碼而被迫學習很多新知識/新技巧。

雖說喜歡,但是這會不會是自己想要選擇的方式呢?說實在的還真不好說,畢竟工作的穩定性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個人到處旅遊聽起來固然浪漫,但如果沒有一個很穩定的收入來源,確實是比較難做長期規劃的。另一方面來說,我還是非常喜歡做產品的人,總感覺若是能遇到對的合作夥伴,一起做一個新產品並持續迭代能帶給我的快樂應該大於找bug。

說了這麼多,並不是要說哪種方式比較好,甚至可以說剛好相反,其實就是自己開始慢慢意識到,不論哪一種方式都有自己的好與壞,也都只是一個選項,或許沒有所謂的正常與不正常吧。

回首過去的不正常

自己從2020參加ETHDenver,然後幾個月之後加入Opyn這家美國新創的這個故事,其實自己也是滿自豪的。雖然現在離職了,也發現美國公司不代表一定像原本想像中的那麼好處多多,但透過在開源世界貢獻、並且獲得國外工作機會這樣的經驗,對我來說第一次,也是開了我的眼界。

這個別人看來可能不起眼的小成就,為什麼會對我自己意義重大,可能是因為我曾經一度把「到美國公司上班」列為人生目標第一名。可能因為當時剛開始接觸寫程式,心目中最理想的公司就是Google, Facebook 。在大四決定不申請研究所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好像放棄了這個夢想。畢竟一條比較 “Default” 的路徑,就是到美國念個master,努力搶破頭的找實習,拼一個return offer,或是畢業後再來一波高壓的找工作潮。這些故事聽再多也不會膩,因為完全是連一群聰明學生都要努力刷題練功然後頂尖對決的勵志故事。大四畢業前有好幾個月都在想是不是做了錯誤的決定,甚至一度很憂鬱因為覺得自己很膽小:不想念master是真的,但好像斷送掉這個出國工作的機會也是真的。看著身邊厲害的高中大學同學們一個一個po出拿到的offer,心裡還是會懷疑自己究竟是忠於自己所選、還是只是在逃避競爭。

好消息是,因緣際會之下最終我還是找到了一個「非典型」的路徑:在我兩年前去ETHDenver的時候,花了很多時間問別人:你們是怎麼拿到現在的工作機會?當時也有很多人給我反饋(這也完全是我現在會給所有想要進入開源或區塊鏈領域的人的反饋)就是先為社群貢獻,回頭一定會有所回報。可能在當年會去ETHDenver這種活動的人也是一群比較特別的subset,但是真的感覺大部分的人都是從自己的side project起家、申請grant為大一點的project做新產品,接著就慢慢融入到一個team裡面了。我自己的例子也滿順利的,從開始做開源貢獻到加入一個team,付出的心力老實說遠遠沒有想像中需要的那麼龐大,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學習,真的滿有趣也滿幸運的。

我覺得到現在還是一樣,基本上區塊鏈領域的工程師,都仍然是稀缺資源。我在Opyn的一年半以內有參與的面試過應該至少50場以上,但是好像連有基本水準的人都寥寥無幾。可能有能力的工程師在一般公司做得太舒服了,完全沒有理由跳槽。不過總結來說,我慢慢體會到比較開源的文化中,不是靠履歷貨leetcode來證明一個候選人的能力,更直觀也更重要的是他究竟為這個社群做過多少,以及他好不好合作。(當然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參與者還遠遠沒有多到需要用leetcode這種比較制式的方法篩選)

不小心開始幫區塊鏈公司打起廣告了。不過想說的是,回首這一段路,也真的很幸運遇到一群人點醒我:其實到國外工作不是一定要靠一個學位。儘管我這套方法還是進不了google,但是已經達到以前想像的「在一家美國公司工作」目標。當然現在目標不一樣了,但是不知不覺也把這種比較開源、並且完全遠端的工作文化視為理所當然,這些都不知不覺已經開始成為我心目中的「正常」了。

反觀當時拿到Opyn的offer的時候覺得太幸運了 好酷 還可以這樣 真的成功了,更加讓我意識到這其中的矛盾。曾經我以為這樣的career path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現在卻視為理所當然。我想,這就證明了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正常」吧。這兩年來也收到過比較大的公司的offer,每次收到對自己的心靈都是滿大的鼓舞,一方面覺得原來這條路是合理的,另一方面也讓我越來越有信心這不是一種投機取巧。

來一首心目中的神曲:Normal

回到現在

回到自己現在的處境,或許現在懷疑的正不正常,是因為太常用特定人的價值觀(或者說仍然用自己從小根深柢固的好學生career path價值觀)來評判自己。其實只要找到類似的community,就會發現自己一點都不特別:例如去一些關於security的conference,就認識很多靠bug bounty賺大錢的獨立工作者。對他們而言,我這種奇怪的工作模式可能再正常不過;去Digital Nomads的聚會,則會感覺到這些人,到了一個城市也不會當作幾個月的「假期」或是抱持著那種「半年後要回家」的心態,而是已經把換地方生活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非旅遊。

無論理論上怎麼說,事實是自從來歐洲之後,總有一股聲音在告訴自己:「這是一段特別的時光,要好好把握,因為很快就會結束。」或許不一定很快就會結束,但是總有一天會結束。我也總是覺得,我應該很快會回台灣吧,回到自己熟悉的環境之中,這好似自己給自己預設的一個backup plan。這不代表我特別想回台灣,其實我特別享受一個人在國外安靜做事的感覺,但這股聲音好像已經被hard code在心裡很底層,讓我會不自覺地覺得,現在這段時光是特別的,它總有一天會結束,結束之後我就會回到「正常」的生活了,my normal life。

其實很大程度來說,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是很重要的,總不能永遠與它背道而馳。會許我的內心還是覺得回台灣找份安定工作是權衡所有之後最棒的選擇,也可能是只是現在地點跟工作方式兩個重要元素同時在改變,所以很難適應。但我也在努力思考:到底為什麼我還覺得那才是預設呢?真的是因為那是心之所向,還是一個只是根深蒂固所以難以被挑戰的聲音呢?

結論:我也不知道。究竟怎麼做才算follow your heart?怎麼做是「探索」?怎麼樣算喜歡一種生活模式?怎麼樣算是「習慣」一種生活模式?這些問題我都沒有好的答案,好像必須透過自己去尋找就是了。

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是相信這個世界上大部分時候是沒有最佳解。選擇固然重要,但要理性地做好所有的決策是不可能的。無論幾個月後我選擇在哪裡,希望自己衷於自己所選,繼續好好過日子,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快樂,這可能是更重要的吧。

恭喜馬德里朝my normal life邁進一大步,但我要搬家ㄌ QQ

--

--

德德鄭

想平凡但不平庸。想要有個地方寫寫現在的我。純粹個人抒發帳號,跟技術文帳號 @antonassocareer 做個區隔